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一切开向世界的门必须都关起来


在约翰福音二十章十九节有一句话说:“门都关了。”在这一句极短的话里实在隐藏了深奥的教训。这段话是记载复活的主在复活后的第一日晚间怎样在那门都关了的屋里忽然显现出来,站在门徒中间。这是一件奇事,但其中实在包含了一样极宝贵的真理;更可注意的,就是这段记载是那最属灵的使徒约翰所叙述的。别的使徒只提到门徒都聚集在房子里,约翰却加上这两句紧要的话说:“因为怕犹太人,门都关了。”他们不但是孤苦无依,也是十分战兢恐惧。他们作他们所能作的,尽力信他们所当信的,但总不能得着主复活的喜乐。在这时那复活的主自己静默奇妙的来在他们中间,赐给他们平安。那不能受墓前巨石的阻拦已经出离幽墓的主,这时也不能受关了的门的阻拦来站在门徒中间,因为没有属地的事物能限制他复活的身体的自由;他对他们所发的问候,使他们得了极大的快乐,是他们从来未曾得过的。

他今日与信徒所有一切最好的交通岂不也是单在我们关上门的时候么?我们要与他有圣洁属灵的交通需要关上门。他要将他极宝贵的信息并安慰我们的恩言带来给我们也需要关上门。惟独在世上的声音都被隔离的时候,方能清清楚楚的听见那安静微小的声音。这时我们正像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一样。岂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主在教训我们祷告的时候特别注重当在隐密的地方么?“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他又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但是他仍有更深的意思:“你们祷告的时候,不要急忙,也不要游心外物;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与一个安静的时间去祷告,还有比这一切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安静的心灵。”

无疑的,有时虽然没有能关上门的密室,或是外境也不安静,但仍能得到甘美祷告的时间。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面前作酒政,当他拿起酒来奉给王并且与王谈话的时候,用他的心向神祷告,他也曾立时蒙神的应允。照这样,就是忙人中最忙的那些人,在他们繁冗的工作中,或是走在拥挤的街市上--商人在他们的铺店中--勤劳的妇女在她们婴儿的哭声里--旅行的客人在那轧轧的轮声阵阵入耳的时候--都能学习将他们的祷告奉献到天上的宝座前,并且立时得着应允,使他们得着从上面所来的安慰智慧与能力。这样的祷告是怎样的有效力有益处,除非一个信徒实地经验过,便总不能知道。虽是这样,但我们如果要尝到与神灵交完美的快乐,我们必须远离世上烦扰的事务,寻找特别的所在,并且特别取出一些安静的时间来;为这件事,就是从早晨的睡眠或晚间的休息中特别抽出一些时间来,也是在所不惜的。

主耶稣责备假冒为善的祷告有话说:“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信徒实在应当实际遵照着这教训去行;因为有许多在内屋中祷告的信徒实在常是效法那些在十字路口上祷告的法利赛人。他们是在内屋中祷告,但故意敞开他们的屋门,希望恰巧有人走进屋来,看见他们跪在那里祷告,便想他们真是敬虔的信徒,这样,他们正说要隐藏自己的敬虔的时候,其实却已经完全显给人看了。但是主耶稣这句话中还有比这个更深的意思。他说:“要关上你的心门。”因为屋门关上的时候心门或是正敞着容纳世上各样的思虑扰乱。许多基督徒从他们的经验中知道这是真实的。当他们跪下祷告的时候,世上的思虑,琐杂的事务,来到心中的比什么时候都多。当他们正在寻求单独与神晤对的时候,不仅止于思虑烦扰,还有许多无用的幻想,都风起云涌的一齐拥入心中。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关上你的心门”,把世界关在外面。被风吹动的水面不能反映空中的美丽。我们必须擒住那一切要进入我们心中的事务,对他们说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下对他的仆人所说的话:“你们在这里等候,我要前行去敬拜神。”“关上你的心门,”把不信关在外面。不要容你的心设想你的祷告恐怕没有什么用处。惟独完全信赖的人方能得着神的应允。“关上你的心门,”把敷衍关在外面。机械的敬虔与人没有丝毫的益处。若是因为使良心平安的缘故方祷告,以为祷告的时候到了,我们必须作完这一样本分,这不但是一种欺哄神的行为并且是一种极大的自欺。“关上你的心门。”把不悔改的心关在外面。信徒在祷告的时候,口中所恨恶的罪也许正是他心中所最恋慕的。神所要垂听的只有完全真诚毫无诈伪的祷告。“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关上你的心门,”把自己的意思关在外面。求神认可我们自己早已定好的主意,或是要神成全我们自己所愿意的,这不是祷告乃是向神发出命令。每一次的祷告都当发出顺服的话来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样祷告好像是过于缩小了祷告的范围,夺去祷告的效用;但是如果我们所求的和我们因求所得来的都是照着神的美旨所给我们的,请问还有什么福分比这个更大更美呢?

有许多的事物都是我们应当关在外面的;若是我们心中的门紧紧的关严了,把以上所说那种种的扰累都关在外面,藉着祷告与主的灵交必要成为我们一种最大的福乐;因为复活那日晚间的经验必要一次又一次的显在我们面前,“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